> 产品科学

科技日报报道:技术创新促红外线医疗保健作用凸显(3)



  骏丰频谱红外发生器制备过程中,将天然负离子矿物材料采用特殊工艺添加到红外辐射涂层中,从而使骏丰频谱红外发生器既具有红外频谱效应,又具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负离子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治疗保健功效。

  红外辐射涂层室温成形技术 频谱涂层更加美观大方

  骏丰频谱红外发生装置采用环保高性能水性成膜剂技术,固化成形负离子远红外频谱涂层,具有三大特色:(1)频谱发生器辐射层室温固化成形,制造设备简单,制造能耗显著降低,更加节能环保。(2)采用有机物/无机物微观复合技术,消除了涂层的开裂、脱落等现象,增强了红外频谱发生层的粘接牢度等机械性能,使其更加坚固耐用,性能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治疗保健功效更佳。(3)微纳米涂层材料比表面积大,适用基材范围广,在各种基材上均可稳固吸附,涂层附着力显著提高,此外微纳米颗粒特有的视觉效应,使频谱涂层更加美观大方。

  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骏丰频谱红外发生装置这种兼具远红外效应和负离子效应的新型频谱发生器,其工业化产品的法向全发射率达到0.87,在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在其相对辐射频谱曲线中,辐射峰值波长范围在8—10μm左右,与人体的最佳吸收波长 9.35μm非常匹配,具有很好的人体吸收效果。

  期待红外线医疗保健国标出台

  环境的恶化,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增加,亚健康相关疾病发生率升高,引发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保健意识增强,对高新技术、非药物、无毒副作用的保健及治疗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包括红外线照射等在内的非药物自然疗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开发复合型红外辐射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文件),指出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文件强调,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文件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这预示着包括红外保健产业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在红外医疗保健领域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从事红外线生物医学效应研究的科研单位还比较少,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研究还远远不够;红外辐射材料在辐射率、加工工艺等方面还有待优化;红外辐射产品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功能单一等不足。而且目前在红外辐射技术方面只有GB/T 4654-2008(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GB/T 7287-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等红外辐射加热器相关方面的国标,而红外线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相关国标目前还没有制定。因此,红外线在保健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相关标准也应尽快制定,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红外医疗保健技术更快发展,并为我们人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红外线医疗保健产品。

  作者分别为:

  (范广宏、任明伟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吴元德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北京)

  (杨子彬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参考文献

  [1]吕晓宁,李鸣皋,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第13卷,第46期

  [2]任晓辉,张旭东,何文等,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代技术陶瓷,2007年,第2期

  [3]徐苇,红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第1期

  [4]张涛,钟舜聪,基于人体步态识别的热释电红外传感报警系统,机电工程,2011年,第28卷,第10期

  [5]吴本玠,红外技术与生物医学,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1年,第7卷,第2期

  ……

  [45]仲大军,神灯频谱风云记(上),科技潮,1996年,第1期

  [46]徐勇,WS-频谱治疗仪的原理及使用,家用电器,1995年,12期

  [47]邹亚超,新型中远红外线治疗仪简介,红外技术,1988年,第10卷,第4期

  [48]吴宗耀,关于TDP辐射器研究的初探,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5卷,第1期

  [49]魏岱海,特定电磁波辐射器(简称TDP)生物效应的物理机制,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50]芶文彬,屈超蜀,吴绍尧等,特定电磁辐射及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重庆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51]金宗哲,负离子与健康和环境,中国建材科技,2006年,第3期